外汇简史:从金本位到互联网

外汇简史:从金本位到互联网

早在6世纪,黄金就是通用货币,它具有所有重要的金钱特征 – 耐用性、便携性、可分割性和具内在价值。 然而,拥有越多黄金,也就越沉重,从物流的角度来看,拥有黄金渐渐变得不切实际。 这导致了一系列事件发生,为全球所有主要经济体建立了官方的货币体系,并创造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外汇市场。 金本位制 在19世纪,金本位制建立。 金本位制是一种货币制度,一个国家的货币或纸币的价值与黄金直接挂钩。 在金本位制下,各国同意将纸币兑换成固定数量的黄金。例如,如果美国将黄金价格定为每盎司1000美元,那么一美元的价值就是一盎司黄金的一千分之一。 外汇市场在20世纪初一直由金本位制支持。然而,在世界大战期间,金本位制因为战争无法维持,欧洲国家暂停了金本位制,以印刷更多的钱来支付战争。 这造成了恶性通货膨胀,因为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需求量。恶性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价值急剧下降,在某些情况下,人们需要用手推车装满现金才能买到一块面包。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,在二战即将结束时,英国、法国和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设计了一个稳定全球经济的环境 – 一个新的全球货币体系。 布雷顿森林协议创造了一个可调整的外汇市场,并将其他货币挂勾在美元上。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,是因为美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黄金储备。 美元取代了金本位制,成为全球货币。在协议签署后,美国是唯一有能力印制美元的国家。 汇率稳定了一段时间。但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开始以不同的速度变化和发展,该体系的规则很快就变得过时和受限。 很快的,该协议开始失效。到了1971年,布雷顿森林协定被废除,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货币体系。 史密森尼协议(Smithsonian …

外汇简史:从金本位到互联网 继续阅读 »